查看原文
其他

在玉兰做手工 | 一个教室的圆满和进化

希文 糯米的世界
2024-08-23

(图:基本绣法)

自从记录了第一篇在手工教室的感受后,就自己默默期待第二三四五篇写什么。脑子里打过很多草稿,一边实践着,一边也在整理自己的手工手册,想着或许也可以分享一些在教室的工作。结果一等又一等,一篇都没挤出来。

延伸阅读:在玉兰做手工 | 手工是宇宙教育的一个重要要素

终于今天有了分享的欲望,这个动力来自于一个结论:我们要关闭这个单独的手工教室

(图:基本缝补)

是的,第一篇是热烈庆祝顺利开班,第二篇就是记录这个独立的手工教室要和大家再见了!

这个决定做的很开心,因为我们觉得,这个阶段性的手工教室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现在的大教室洋溢着手工的氛围,孩子们已经掌握了足够多的基础技能和热情,来启动自己在示范的后续工作中加入手工的元素。比如,在几何工作中孩子可以选择绣多边形,或者历史的示范里深入研究棉花等等。

这确实也是在一开始做手工教室时就设想好的初衷,但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寿命会有多长。一直到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孩子在大教室和手工教室之间穿梭工作时出现了很多行为、流程和常规上的挑战,我们才意识到,这可能是手工教室完成了它的使命的信号。

(图:封控期间做了阵手工直播博主)

其实这些信号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我们不停地观察、思考、试图回应。和孩子们在班会上做了很多关于手工材料和工作规则的讨论,所有新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一段时间都会陷入一个死循环。比如,孩子们每周只能去一次手工教室,而手工作品也只能留在手工教室。事实是,手工的大工作,每周只有一个半小时单独的工作时间是不够的。讨论后,孩子们一致认为大家可以把未完成的手工工作带回常规的大教室,这样平时蒙氏工作时也可以自己安排时间继续完成手工。但是很快,他们又发现,材料不够时,总是拜托成人去手工教室取,如果不取就得等到下一周,他们自己的工作的热情又消失了。于是,又开班会讨论,大家决定应该从手工教室拿取一定量的材料到常规教室里,供大家使用。结果实践一段时间后发现转移过来的材料量和选择太有限。每一个手工作品的进度,每个人选取的材料都不同,放置在常规教室的一部分材料不够所有人自由的探索。所以大家又进行了激烈的商讨。这一次,孩子们决定,每次手工课,他们可以带自己认为做一周的手工所需要的材料量回大教室,而在下一次进手工教室时,他们可以补给。结果在实践中,孩子们发现有一部分小朋友利用这个机会在自己的抽屉里囤材料,导致想要做纺织手工的小朋友没有足够的材料可用。既浪费,又不公平。于是大家又讨论要在每周上手工课时将没用完的手工材料拿回手工教室。继续实践发现,部分孩子不情愿上交,导致出现了成人最不喜欢做的「监督」的角色,而交还回来的材料,又让手工教室出现了难以一次利用的各种小线团。新的讨论和规则实践又开始了。

(图:手工制作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测量和估算)

这只是手工工作推进时一万个bug里的一个而已。总之,折腾来折腾去,昨天突然灵光一现想通了。我们努力了,成人和孩子,用讨论和参与决策的方式进行了很多方法,试图解决这个困境,但一直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或许是设置的常规的本质出现了问题,难道是因为独立的手工教室的寿命已到?就像这周孩子们在教室做蚯蚓农场时,我们研究发现需要1000条红蚯蚓来启动堆肥。是不是,经过近一年集中的手工示范,我们已经启动了教室的手工氛围和孩子的状态?单独的手工教室无法满足孩子利用纺织手工进行探索的需求?

我们胆战心惊的决定,结束吧!把手工教室的教具柜精简,然后和大教室融合。正式将纺织手工完全融入日常的示范和延伸工作中。

就这样,这个二楼的独立的手工教室,拜拜!

(图:孔栅织板的经纬编)

人类的历史是一个创造者和创新者的历史。我们既有智慧又有意志力,我们利用自己创造思维的自由,来控制自己的环境,用双手和想象力,创造出了数以万计满足我们基本需求的美妙的东西。当孩子们自己用手探索纺织品的制作过程,并意识到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作时,他们对自己和别人的纺织作品本身自然地萌生了欣赏,对制作者产生了自然的感激和崇拜之情,对自己未来是否能够利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更多的美好而充满了期待。

……但是,手工业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美的手工艺品,社会正在试图复兴手工业,这项工作完全可以托付给年轻人。我们由衷地希望精湛的工艺艺术不会因为机器的发明而消亡。愿年轻人能够继续充满爱心地创造美好的事物!
玛丽亚·蒙台梭利,《教育与和平》,第9章

(图:从设计到编织)


Carol在《羊毛手册》里提到,「由于我们的大多数纺织品现在是由看不见的机器创造的,大多数人不必出于需要而纺纱、织布、编织或钩织,这些手工艺曾经促进的我们与祖先的联系,现在这些联系正在逐渐消失。当一个孩子自己纺纱或织围巾时,他们正在以人类前几代人的方式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他们正在与每一个曾经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的身体创造衣服、为自己的床铺创造毯子、为自己的谷物创造麻袋、甚至为自己的船只创造风帆的人类建立联系。」


过往的经验让我们总理所当然的认为学习历史 - 人类的历史,就是看历史书,研读历史资料,看精致到不行的纪录片。但其实,历史学家界定的文明,是以文字为界限的。文字是文明的开始,我们能从文字上考察和解读到的历史也多只是文明史。从人类出现,人们用双手探索了很长的时间才创造出文字,那么漫长的史前、文明之前的时间是什么样的?早期人类经历了什么才走到现在这个时代?

(图:手的时间轴)

全局的历史,才是我们想要为孩子呈现的历史。动手,是我认为理解历史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没有说教,我们就活在历史之中。多动手,基于需求用手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像早期的人类和后面的那么多无名但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便利的人一样,我们充满好奇,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学习、理解、传承、创造历史。

将更丰富的手工工作和现在常规的大教室融合,能让孩子更有体感的站在历史的长河里看待人类的角色,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和工作,以及享受自己的手工能力帮助自己探索宇宙时带来的乐趣。

(图:钩平面图形)

想想,棉花,是我们过去一年在教室里尝试最多的材料。虽然最初的尝试也是有点没有章法的交织着工作,但回顾起来,孩子们的体验也挺完整的,比如听过棉花的历史故事,像公元前3000年生活在印度河流域的农民一样种植过棉花,孩子们种的棉花长得比教室里的任何一个成人都高,但是为什么到了上海的11月还没有吐絮?是缺少阳光吗?是太湿了吗?教室里有很多带棉籽的棉花,孩子们学习处理棉籽和棉絮,是用手?还是改良工具?纱线可以用来做什么?刺绣吧、缝补吧、织布吧!钩成一条长长粗粗的绳子,再测量一下有多长?上周有一个孩子问我,线不够了,我们有那么多棉花,可以教我做线吗?我暗自兴奋,要不讲一个纺纱的故事?现在手工教室和大教室合并了,应该就更顺理成章了吧!

(图:在Huaca Prieta发现公元前 2500 年的棉布碎片,Huaca Prieta是秘鲁的一个史前聚居地。)


接下来,我们要更明确什么是宇宙教室里的有意义的手工工作,手工如何和后续工作全方位融合。这样,从人类的基本需求出发,我们可以研究更多像棉花这样天然又对人类至关重要的材料,和孩子们更深入的探索手的工作。

拭目以待吧,我有点小激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糯米的世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